第292章 苏轼在登州
司马康的小报,在第二天一早便正式刊行。
不过,首刊量很少,不到三千份,基本都是送到了汴京城的官衙和有司手中。
赵煦很快也拿到了这份司马康主持的《汴京义报》。
「不错!」赵煦看完后,将手中的《汴京义报》放下来,问道:「士大夫们会很喜欢吧?!」
「听说是这样的……」石得一在旁边介绍着:「据说,有不少文人丶官员,看了此报后,都命人将自己的诗作送去了司马康处,连润笔费也不要,只求能刊载……」
赵煦听着笑了起来。
我大宋的士大夫们,不要看一个个清高的不得了。
可是,若叫他们写文章或者帮着题写墓志铭啊丶行状啊什麽的。
假如不是挚爱亲朋,那麽就要收一笔很高的润笔费。
甚至在过去,熙宁之前。
学士院的翰林学士以及中书的中书舍人,写大拜除制词/除授文字,按照惯例,无论是被拜授的宰执丶大将还是一般文武大臣,也都是要给润笔费的。
一般,翰林学士的制词是要两百贯润笔,而中书舍人的文字,也是五十贯到百贯不等。
熙宁变法,才明文禁止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的润笔惯例。
从这里,你就可以知道,在过去,宰执大臣给翰林学士,一般大臣给中书舍人交润笔钱,都不是什麽潜规则而是公开的规则。
所以,在大宋文人的文字,都是有价的。
地位越高,文字越贵。
现在,这麽多人愿意给司马康的汴京义报供稿,看上去起码短时间内,这汴京义报的热度不会低。
最起码在士林之中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童贯的汴京新报,要面临挑战了。
赵煦在这个事情上,很清醒。
士大夫文人们,或许无法清醒的意识到汴京新报对他们控制的舆论的威胁。
可他们的本能,却会让他们主动团结起来。
从而对汴京新报进行排挤,最后将汴京新报赶出他们的圈子!
类似的事情,赵煦在现代见过了太多太多。
在那个网际网路发达的时代,传统的文人们,尚且会自己圈一个圈子,自吹自擂。
更不要说是在大宋,这个文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了。
「童贯那边,准备的如何了?」赵煦问道。
石得一答道:「大家的指挥,童内侍自然不敢怠慢,已经聘请了,各大瓦子之中,最擅长说三国的说书人……」
「善!」赵煦点点头:「告诉童贯,马上开始,以三国志为基础,结合民间传说丶瓦子说书人的说法,以三国故事为背景,写一部长篇的丶可以在汴京新报连载刊登的小说!」
小说,古已有之。
正如班固所言: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我在现代留过学(要离刺荆轲)最新章节手机访问:https://m.xtxtaikan.com/wapbook104550/4873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