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梦想启程的地方(第一更,求订阅)
每一个目睹了西方世界工业文明的人都有一个强国梦。
在这一点上,曾经在英国留学的哈桑和国王巴列维以及其它的伊朗的政治精英都是相同的。他们都渴望着通过引进西方技术与装备实现国家的富强。
把德黑兰变成中东的伯明罕,把伊朗变成中东的英格兰或者德意志。
不要说他们真敢想,其实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精英们在西方留学后的普通认知。
也正因如此,两年前,伊朗这边刚从美国那里获得了4500万美元的开发赠款和2.45亿美元贷款,就以此为启动资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七年发展计划,他们试图籍此让国家变得富强起来,从而摆脱悲催的命运。
作为经济委员会主席的哈桑亲自参与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计划投资12亿美元,用于工业丶农业丶交通运输丶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建设。一旦这个计划完成的话,伊朗就会改变了两千年来的古老面貌,焕发出20世纪的新气象。
但是在计划实施两年后,无论是雄心勃勃的巴列维,还是哈桑等人都发现一个问题——可要在伊朗建设一个伯明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个国家,伊朗在工业方面可谓是一穷二白,甚至在整个伊朗,最现代化的工厂,就是外国人开设的炼油厂,在德黑兰只有几间维修厂勉强算是现代化企业。
一开始的时候,哈桑也是雄心勃勃的,在欧洲有第一流的工业装备,他手里有12亿美元,还愁买不来一个现代化吗?
当然这12亿美元美元并不当然不可能都用来购买设备,这一点哈桑是心中有数的。要发展工业,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既要建设石油丶化工丶纺织丶制糖丶面粉丶水泥丶化肥等工厂,还要修建发电站和配套的输电网提供动力,还需要改善交通,同时,还要在农业上进行投资等等,总之所有这一切都是要用钱的。
12亿美元,说起来很多,可实际上用起来压根就不够。
再说,计划中的资金,仅仅只是计划,最终是要靠石油收入来维持。而计划实施两年后,石油收入就无法承担七年计划,而不断攀升的军费开支,也在挤占不多的资金,现在的伊朗只能凭藉赤字财政和高额的外债来维持。
所以,这一次,哈桑来到南洋,就是为了争取让计划进行下去的贷款。当然,熟悉现代社会的哈桑也知道,靠嘴争取贷款是不行,在他的口袋里,装着5000万美元的外汇,这是目前他能调动的全部外汇了。
而他所需要就是用这5000万美元的订单,从南洋获得至少2亿美元的贷款。
而在来到南洋的这几天中,哈桑一直在外交部官员的陪同下,参观着南洋的企业,原本对南洋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最新章节手机访问:https://m.xtxtaikan.com/wapbook104593/4875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