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一下,一万册的成本都是你们俩来出。”
这两位倒是都不缺钱,只是对定价还有意见。
《长腿鸟》三百五十文,《幼学童蒙》有九十大几页,加起来都快是《长腿鸟》第一册的两倍了,怎么还三百五十文?和三百五十文没完没了?
沈青越:“这本刻印难度也小啊。”
池远舟:“但张数多呀!”
他们三个讨价还价半天,最后定价四百文,先印一万册。
沈青越:“你印得过来吗?”
池远舟:“印得来!”
他都改进工艺了。
现在他们不一页一页印了,直接把印版摆好,用大纸印,印完整张大纸再裁,速度比原来快了不少呢。
而且他们家纸是从纸坊运来的毛边纸,都不用纸坊先裁切,印完再切边,还省了纸坊切边的一道工序呢。
沈青越听他沾沾自喜地说完,默默算了下每页纸的尺寸还有一张毛边纸的尺寸,这么算来,每张切下来的纸边也有三四寸宽啊……
沈青越:“你们纸边卖吗?”
池远舟:“……啊?”
沈青越:“便宜点儿卖给我们吧。”
村里人到底还是家底穷,虽然现在赚钱比从前多了,还是不怎么舍得给孩子买好纸用。
纸少,练字必然少,练得少,字必然好看不了。
他们印书用的纸虽然不贵,但总比村里大多孩子用的纸还是好上一些的。
池远舟:“送你们算了。”
沈青越:“别,量多了也不少钱呢。”
池远舟:“……你想要多少呀?”
沈青越:“价格合适我们全要。”
池远舟:“……”
说话间,到了中午,从书院跑出来一群孩子,孩子后面还走着一群十七八到三十多岁书生。
这些都是上午也上山蹭课或者去山上搞什么书谈的。
他们书院那些藏书可以抄、可以看,但为了保护书,不许弄坏不许拿下山。
想看的都得上山。
一阵子过去,常在村里住的几个趁着上午赵先生没空,干脆弄了个小型聚会,就在竹屋或者两个讲堂间的空地一起讨论一本书里的某一篇、某一段,讨论的还挺激烈。
后来这个小型讨论会越聚人越多,家旺、姜松他们课间也会过来听一听,有时候赵先生听见了,下午还会带他们一起读。
搞得挺轻松又学术,很受欢迎,遇到不是很枯燥的内容,村里的孩子们也爱跟着听一听,下午也会跑山上凑热闹。
有了“赵先生集”,村里人对识字读书的观念也狠狠革新了一把。
现在小孩儿们说下午想上山听大人讨论书,只要家里不是忙到不可开交了,大人都同意。
书生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里的小孩儿们,小孩儿们也反过来影响着他们的作息。
现在这群书生每天跟着这些小同学一起上青竹(寓风)最新章节手机访问:https://m.xtxtaikan.com/wapbook106223/49272175/